为庆祝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整体搬迁浦东十周年,2012年1月6日上午学校召开部分老同志座谈会。党委书记阮显忠,校长胡寿根,党委副书记李世平、胡晟,副校长莫惠林、王刚、瞿志豪,党委常委、校长助理王增豪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与部分老领导、老教授们欢聚一堂,就学校搬迁浦东十周年进行亲切座谈,回顾过去、畅谈未来,听取老同志对学校发展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座谈会由党委书记阮显忠主持。
阮显忠书记首先给老同志们拜年,祝老同志们身体健康、节日快乐!他指出,二工大具有适应社会、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特色发展、争创一流的光荣传统,正因为有这样历史精神的传承,才有今天的成绩。当前学校正处在新一轮发展的突破提升的关键时期,学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围绕定位、加强内涵,团结奋进、改革凝聚,突破提升、特色发展,要重点围绕培养模式、学科凝聚、师资队伍、场地空间四个瓶颈问题,着力在学生培养的思路方法质量、专业学科建设和科研能力、学校文化建设及教风学风等三个方面实现突破提升。“突破提升、特色发展”已成为全校上下共同的思想认识和努力方向。希望老同志们为学校进一步发展多提宝贵意见。
胡寿根校长用一张张图片与大家共同回顾搬迁浦东十周年学校发展历程。胡寿根校长说,搬迁浦东十年是二工大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十年,2002年学校搬迁浦东后提出了“一年打基础、三年争飞跃、五年攀高峰”的战略目标,通过大家的努力,完成了当年党委提出的目标战略任务。2011年学校在各位老同志的支持下,取得了以“1+3”为代表的成果,如工程硕士的申请成功、成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单位、留学生的首次成功招生、就业工作在上海新建本科院校评比中名列前茅等。这些成果的取得是历届班子、历届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今年是学校搬迁浦东十周年,学校要努力做出更大成绩,让老同志们感受到学校的进步。
座谈会上,老同志们兴致勃勃、积极发言。原党委书记李进表示二工大搬迁浦东十年来,不断上台阶、上层次,这是大家团结一致、共同努力的结果。对于学校即将要进行的本科教学合格评估,李进提出两点建议,一要强调应用型,二要坚持产学研。二工大要做职业教育的标杆,就要顶天立地,“顶天”就是要引领职业教育的发展,“立地”就是要坚持产学研,同时还要注重国际合作。李进表示老同志们都会把自己作为二工大一员,无条件支持二工大的发展。原党委书记陈林强调要传承二工大三种精神,一是爱校荣校的精神,二是艰苦奋斗的精神,三是自强不息的精神。原党委书记徐佩莉提出学校的发展要居安思危,要未雨绸缪,要意识到在上海职业教育的平台上,我们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四个瓶颈问题的突破,人才培养模式的突破是第一位的,需齐心协力走校企合作、国际合作之路。只要大家齐心协力、艰苦奋斗、脚踏实地,二工大明天会更好。原党委副书记沙梦麟建议搬迁浦东后十年的发展要有一个很好的战略口号,以鼓舞士气,振奋人心;要搞好发展定位,重视博士团队建设,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集中精力把学校办精、办好。原副校长朱懿心则希望学校的发展要勇于创新,不要默守陈规,要有前瞻性思考。老教授们也为学校的发展提出许多真知灼见。郭维芹教授希望学校能很好地总结历史上培养130多名省市级以上劳动模范的经验,继承二工大红色血脉,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彰显职业教育的特色,要有魄力把后十年的发展做好,树起知识型高技能创新人才培养的品牌。何守才教授回顾了二工大发展史上的几个重要发展时期,认为工程硕士的申请成功可以说是我校一个重要的发展节点,希望学校集中力量打造出自己的拳头产品。罗长海教授认为搬迁浦东是学校发展志存高远的体现,未来学校的发展仍要坚持志存高远,要加强学校的文化建设。
阮显忠书记听了各位老同志的发言后作了总结。他说,学校所取得的成绩都是二工大人不断努力的结果。“十二五”是学校新一轮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路,学校办学的整体水平处在新建本科院校的前列。学校将在老同志们的支持下,加强与浦东新区的融合,以更加创新的思路和更加扎实的措施,进一步团结奋进,坚持特色,突破提升,不断取得新的成绩。
党办 校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