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晨报》:弘扬“劳模精神” 探索育人新路径

发布时间:2015-04-28 分享至:

2015年04月28日  《新闻晨报》  C01:教育周刊

晨报记者 杨虹 董骏亚

  “获得劳模称号之后,你的生活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你是如何将劳模精神传递给身边人的?”一群好奇的大学生围着全国劳动模范李影连珠炮般向她发问。这是发生在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劳模大讲堂”上的生动一幕。“五一”劳动节前夕,二工大成立了全国首个劳模文化研究中心。李斌、徐虎等10位来自各行各业一线的劳模开展“劳模讲师团下班级”活动,与大学生对话交流,分享他们的成长经历。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建校50多年来,有130位全国及上海市劳动模范在校学习,其中包括包起帆、李斌、徐小平等30余位坚守一线、兢兢业业数十载的当代杰出全国劳模,被誉为劳模的摇篮。通过对育人模式的探索、对劳模校友现象的研究,二工大在高校中形成了特有的劳模育人文化品牌,成为了二工大一面独特的精神文化旗帜。

  带着信念返校园,杰出校友传递劳模精神

  劳模是学校的宝贵财富,人才培养过程中,二工大一直在思考如何让劳模精神传承下去,但又不能只讲大道理。让劳模走进课堂,就是希望通过劳模现身说法,以劳模自己的成长经历来诠释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同时也让大学生认同劳模,建立踏踏实实学习、工作的意识。

  李斌18岁技工学校毕业,20岁进入工厂,35年如一日,直到今天还在老岗位上坚守着。李斌在工作了28年之后,于1998年通过专升本考入了二工大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在校期间他坚持“理论不离实践”,在技术创新、提高功效、保证功效方面做出了大家认可的成绩,2000年还未毕业的他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2001年他毕业回到企业,并未因为获得荣誉而提出换位转岗,“我仍旧回到原来的岗位上做机电一体化数控调试工。”

  在李斌看来,“幸福不会从天而降,而是要通过我们的辛勤劳动才能获得”,通过自身的30多年的踏实努力,如今李斌已经成为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同时也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他说,“以‘踏实工作’作为一种信念,对人的帮助很大。大学生正处在一个树立人生价值观的关键时期,我想劳模文化进校园也正是想传递这样的一种精神”。近两年,李斌重返二工大,建立了“李斌工作室”,常常通过潜移默化的交谈与学生谈谈人生,讲讲自己的成长过程,同时也邀请学生到企业来访问,看看劳模成长的环境。

  师从劳模,感受劳模精神氛围改变人生

  “劳模,就我个人的认识,是一批在技能和品行方面都是比较出众的人,像李斌、何亚飞、卢醒庸,当他们作为教师,就能通过他们的专业技能和品行来指导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在更大的平台上展示自己。”现任职于上海市大众工业技术学校的金玉林深有感触地说。

  2002年,金玉林通过“三校生”高考进入二工大,“师从”市劳模卢醒庸和何亚飞。大二时,金玉林上到卢醒庸的课,“他是一位老教授,在教学方面有很多的创新,对于学生没有接触过的课程设备,他都鼓励学生去尝试,同学们都很喜欢听他的课,每次都要抢占第一排座位”。那时,卢醒庸向学生们提出一个业内难题挑战——斜齿轮参数化设计,金玉林因为曾经接触过这类设计,所以他接下了这个挑战。

  纸上得来终觉浅,尝试设计后,金玉林觉得难度真的很大,但是他希望在卢教授面前证明一把,于是几乎每天晚上找资料,看方案到凌晨,忙碌了整整一个月,竟然真的摸索出了一点门道。完成之后卢教授非常认可他的设计,金玉林自己也很开心,“这可以说是改变我人生经历的开始,原先我是玩游戏到凌晨,但是经过这个挑战,我开始爱上不断探索的生活了,这也为我的未来拓展了一片新的职业疆域。”

  劳模不再是苦干型,更代表的是一种精神力量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二工大一直在思考如何让劳模精神传承下去。劳模何亚飞老师的学生杨天强是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今年的应届毕业生,还没正式离开学校,就已和几个同学一起创业办了两家公司,生产“智能雨棚”和调速自行车。大学四年,他和同学共同研发的“智能雨棚”、“智能摇篮”等“智能家居科技技术”获得了一大摞奖项,包括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铜奖、上海“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银奖、首届市民创造发明最具市场成果发明奖等。

  作为90后的大学生,杨天强对劳模的理解不再是苦干型,在他眼中,劳模身上更多的是一种感染学生的精神力量。他说,自己来自甘肃农村,而能在上海创业、办自己的企业,完全得益于学校提供的创业环境,尤其是何亚飞老师的鼓励和支持。他清晰地记得刚进校,第一次在大学生技师协会听何老师上课,何老师的一句“那么远到上海来读书,就是要拼一拼的”,激励着他在四年的大学生涯中,不断地去拼。

  从小就喜欢动手的他和同学一起研发了“智能家居科技技术”,创新制作了多种产品,包括智能摇篮、智慧雨棚等。为了研制智慧雨棚,光造型和系统,他们就不断地修改,从最初大体积、笨重的实物发展到轻型、易于伸缩,“现在的成品若遇到下雨,白色雨棚能自动感应、伸缩,为晾晒在外的衣物遮风挡雨”。他们自己跑市场,现在已成功销售了10多套产品。

  杨天强表示,“一个好的指导老师对学生来说太重要了,他鼓励我们敢于去思考、敢于去实现自己的理想。从何老师的身上,我们真切感受到了劳模的精神。”

 

 对话

让时代的领跑者发挥引领和育人作用

——访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宋宝儒

  多年来,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是如何利用好劳模校友这一独特而宝贵的资源、争创一流的劳模育人文化的?又是如何将劳模精神融入到育人实践中的?带着这些疑问,记者采访了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宋宝儒。

  记者:学校把“爱岗敬业、争创一流的劳模育人文化”列为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有着怎样的考虑?

  宋宝儒:劳模是时代的领跑者,劳模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度契合的。大学最根本的任务是培养人,因此,将劳模精神融入到育人实践中,是教育在面临诸多挑战形势下的必然选择。

  记者:怎样将“劳模精神”融入到育人实践中,具体有哪些设计?

  宋宝儒:精神是抽象的,育人是具体实在的; 它需要具象的充实内容形成一种温润灵魂的教化,而不是空洞的说教。前几年,学校从建设不同的含有劳模文化的符号做起,如“一面墙”、“一抓斗”、“一个馆”、“三座桥”等,再到建设包起帆、李斌工作室,以及学生采访劳模等以劳模引领学子的教育实践活动。但随着工作的深入与发展,我们深感,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大学生的培养更需要一种精神的引领,学校要从更高的层面来思考与设计。

  记者:具体有哪些路径可以进入实践?

  宋宝儒:我们想构建一个育人体系。在横向上,我们将把劳模育人融入到第一课堂,如我们正在抓紧研究编写教材,开设《劳模精神与职业信用》校本课程,并将改革创新其教学模式,劳模进班级、举办劳模大讲堂都是探索;融入到第二课堂,如设计一系列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近劳模、了解劳模的精神世界;最后还要融入到第三课堂,主要是利用网络、新媒体构建新型的育人平台,做好“劳模口述”、劳模故事的宣传。在纵向上,学生从大学入校开始直至毕业,都将有劳模育人的教育内容。

  记者:这就是学校称之为一体化的主要设计?你有怎样的预期?

  宋宝儒:对,在这个过程中,劳模也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劳模是我校,更是全社会宝贵的财富,我们会充分用好这宝贵的财富。二工大全体师生都十分认同劳模育人这一传统特色和文化品牌,全校上下营造着一种爱岗敬业、争创一流的良好氛围,所以,我深信,一定有美好的前景。

  原始链接:http://newspaper.jfdaily.com/xwcb/html/2015-04/28/node_50.htm

党委宣传部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