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教育》:“职业导向”新航程 二工大内涵建设的特色之路

发布时间:2015-11-27 分享至:

  《上海教育》   2015年/11B/11月20日出版

  文|本刊记者 陈韬 

  11月3日,为期一周的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全球合作伙伴周活动拉开序幕,来自瑞典、德国、美国、俄罗斯等17个国家和地区的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大学的校长、教授、专家会聚一堂,分享各自在应用型人才培养领域的理念、经验和特色之举。

  引人关注的是,其中不少学校表示出了与二工大就应用技术类高校发展领域开展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合作的意愿。法国国际研究院、保加利亚鲁塞大学在活动现场便与二工大签署了校际合作备忘录。

  这所在2000年由成教和高职两所学校合并,2003年升本的地方高校缘何在国际同行中有如此的组织和吸引力?二工大校长俞涛的回答讲得明了:“学校找准了定位,做出了特色。”

  无疑,上述的国际化成效是学校办学实力的一个典型表征。借着综合改革和“十三五”规划编制的东风,二工大紧扣“职业导向的高等教育”这一全新的办学定位,用创意和行动扎扎实实的实施了学校的内涵建设,旨在迈向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技术大学的新航程。

  在学校全方位的内涵发展中,从行政到教学,从学生到教师,从校内到校外,可圈可点的成效不胜枚举,诸如学部调整、师资培养、深度校企合作等,它们无一不是学校职业导向办学”这根“藤”上开出的“花”,结出的“果”。去粗取精地讲,重点有两块,一是人才培养,二是协同创新。学校在这两个“大学之本”中的智慧和做法值得一探。

  “立交桥”上的育人新解

  “作为一所应用科技大学,用职业导向开展教育教学,就必须打破常规,让学生学到能拎得起来的真本事。”

  说起二工大,年长一些的教育业内人士知道它是沪上多年来以成人教育和高职教育著称的学校。不曾想到的是,进入新世纪的十来年,学校的办学规模和综合实力有了迅猛发展,如今已经是以应用型本科教育为主体,同时拥有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专科层次高职教育和成人继续教育这样多层次的学校,这恰恰为学校现今正在打造的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乃至专业学位研究生这样层层贯通的人才培养“立交桥”提供了适合的土壤。

  新定位自然有新气象,随着“职业导向的高等教育”这一学校新定位的深化落实,学校在每个学历层次都有相对应的教育教学变革,目标直指造就社会可用之才。特别在诞生年头不久的应用型本科和工程硕士领域,学校育人模式的改革是独特而新颖的。

  身处“立交桥”最上端的无疑是学校的专业硕士的培养。巧的是,今年二工大迎来了学校首届工程硕士研究生的毕业季。就业率100%,97%从事对口的环保工作,在就业竞争力上丝毫不输部分985、211院校的毕业生、一批研究生获得多项创新实践项目和奖项……更需强调的是,首届30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100%来源于工程实践,超过一半的课题来源于校企联合项目。显然,学校造就出了一批能胜任环保产业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较高层次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为社会实实在在地输送了可用之才。

  其实,这样成绩的取得还得要归功于学校采用的“工程导入”培养模式。这个强调实践本位的育人“新面孔”探索的是一条“工程实践——理论学习——再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即所有入学研究生头一年先进入企业实习,通过实践教学和企业导师的指引找到想要研究的课题、谋划未来的职业方向。第二年返回学校在校内导师指引下深入进行理论学习和论文研究。最后一年再次投入到工程实践中去,这样的模式体现了职业特色、技术特色、理论与实践结合特色,努力实现双导师及校企合作“零距离”的结合。

  刚刚获得上海市优秀毕业生的二工大毕业生黄庆就是“工程导入”培养模式下涌现出的成功案例。研究生第一年,他按照学校要求首先进行了为期一年的企业实践,在上海绿环机械有限公司实习期间,参与了包括废弃硒鼓资源化工艺设计与成套设备、废旧含汞灯管无害化工艺与成套设备的工艺设计工作。其学位论文项目由于阶段性成果还在2013年工博会上进行了展出,可以说,正是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工程导入”培养模式造就了优秀人才的养成,毕业后的他选择继续从事电子废弃物领域研究工作。

  工程学的本科生不先学数学、物理这样的基础学科,而是组成小组,甚至是跨专业以团队形式做项目,课程设置完全根据项目来制订,这样翻转式的工程人才培养如今正在二工大本科生中如火如荼地开展,且成效显著,这个工程教育的模式叫“CDIO”,即创意、设计、实施、运营这四个工程步骤的英文首字母组合,它代表的是工程领域的全生命周期。

  “作为一所应用技术大学,用职业导向开展教育教学,就必须打破常规,让学生学到能拎得起来的真本事。”在学校工学部主任何亚飞看来,过去的工程教育重理论轻实践,而要让学生成为未来行业中能得心应手的工程师,本科教学必须尊重工程专业的内在规律,用真实的工程项目任务带动学生去思考,去锤炼。

  据了解,二工大工程类专业大一新生入学第一周的第一节专业课就是“工程项目导论”,这大大改变了过往的理论学科体系,直接用项目的形式给学生一个工程学初步的概念,告诉学生在某个特定的项目中,当前和日后的哪些课程是与之相关的,是需要用到的。比如在工业智能控制系统中有个运载工具叫AVG小车,大一的学生只知道它的用途,只能描绘出它的外观,对于其内部结构的功能和原理并不知晓,于是便组成小组开展调查研究。随着课程的深入,学生的研究也会细化,比如开始关注控制小车的控制器是传统式的还是嵌入式的等等。4~5个学期之后,学生不但会详细地用工程技术文档语言来表达这辆小车,甚至按照CDIO模式的理念把它加工生产、成本核算,质量控制和销售、循环绿色加工等等。

  如此符合工程实践规律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学生应用能力的提升必定是大有裨益的。据学校跟踪了解,参与试点的学生无论在校内学习和各类科技竞赛上的表现,还是毕业后受企业的欢迎程度均具有明显优势。目前CDIO教学模式已在学校的机械、电子、计算机等专业开展了试点,未来,学校将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力争形成集聚效益和示范效应。

  耕出“精神”沃土

  在“职业导向的高等教育”办学定位下,二工大不单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更注重作为一个“职业人”应有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的锻造。

  对于一所应用技术大学而言,讲技术,强技能无疑是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但在二工大,却将这种技术育人的传统提升到了精神层面,让师生们真真体悟到了职业导向办学的价值所在,这也是学校内涵建设中的一大亮点。

  多年来,二工大的劳模精神是广为社会所熟知的。包起帆、李斌、徐小平等一大批劳模校友以他们的实际行动为广大师生树立了楷模。在教育实践中,被誉为劳模摇篮的二工大将劳模精神文化宣传融入培养过程。手段多样,比如立项开展“以劳模为榜样培育研究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多次聘请全国劳模包起帆、李斌等走进课堂与学生交流;聘用上海市先进工作者何亚飞教授为研究生导师等。

  由劳模精神延伸开去,二工大人推陈出新,结合学校新的办学定位,近来学校提出职业技能、职业信用、职业特色这围绕着职业导向的三大育人抓手。其中“职业信用”是格外醒目的,因为将其明确列入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学校是鲜见的。

  “二工大十多年来共有十名学生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没有一位在捐献前有过反悔!”校长俞涛掷地有声的自豪不禁让人对二工大学生技能以外的那部分素养挑起大指,这也许便是学校重视职业信用培养的期许所在。

  徳技双馨、敢担责任、诚实守信一直以来就是二工大人才培养的重要品质。在俞涛看来,职业信用是二工大新时期人才培养目标中的一个重要内涵,这一目标的提出,来自于学校的历史传承,也来自于学校的办学定位,更来自于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现实要求。

  因而不难看出,在“职业导向的高等教育”办学定位下,二工大不单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更注重作为一个“职业人”应有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的锻造,许多失信、失范、失责的现象告诉我们,职业信用教育应成为大学教育的必须。

  实践中,学校与劳模精神的宣传教育相结合,把职业信用的内容编入教材,进入学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纳入教学计划,在实施课堂教学的同时,还以企业实习、志愿服务、专题讲座、创业项目、社团建设等为载体,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职业信用教育。

  更为可喜的是,在学校通识教育资源的开发与管理中,劳模育人文化、职业信用、工程伦理等一批反映学校人文精神的通识教育课程被纳入教学计划。

  在学校的经济管理学院里有个专业叫“信用管理”,据了解,目前沪上只有二工大和财大两所高校开设了信用管理专业。在交出一份2013年“史上最难就业季”中100%的就业的满意答卷之后,二工大信用管理专业的毕业生,2014年仍旧保持了高达100%的就业率,并将这100%就业率纪录连续保持至今。

  在信用管理这个新兴行业中,二工大学生在市场浪潮和实践磨砺中站稳了脚跟,打出了品牌,以自己的务实、忠诚、敬业、勤奋获得了企业的认可,也为学校赢得了口碑。

  据经管学院院长魏文静介绍,时至今日,二工大已有七届信用管理专业毕业生相继踏上工作岗位,成为政府部门的信用和信息管理部门,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各类信用管理中介机构、大中型企业财务和风险管理部门的抢手人才。

  某用人单位的总裁如此评价:“二工大学生,做得了,叫得动,留得住,守信用,成长快。”如今,随着“上海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给广大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和大展身手的舞台,自贸区的宽松政策需要更规范有效的信用管理体系来支撑,学校的信用管理专业必将大有作为。

  耳目一新的“主动出击”

  在众多的协同创新项目中,学校充分利用校内资源,打破学科界限,形成了创新合力。

  协同创新,这项新时期赋予大学的新使命对于大众而言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在二工大,其形式和内容还是让人感到了耳目一新。

  早在四年前,学校测控与信息技术团队、电子废弃物与环境功能材料团队、机电一体化团队便获批成为上海高校首批知识服务试点团队。他们不是呆在自己学校里的实验室,而是做起了“科技大使”,主动走访长三角地区的多家企业,询问他们的在生产实践中困难瓶颈,帮助企业联合搞攻关,进行名副其实的产学研合作,从而变守株待兔为主动出击。

  2013年,浙江海盐县,学校工学部(原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王利军作为第一任“科技大使”,先后带领学部教师走访了伟博化工、三鑫钢管、海利集团、哈亿曼电子等多家企业,为在学部和当地企业间实现技术转移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工学部何成博士在走访三鑫钢铁公司后,就减轻一线工人劳动强度问题,提出了实施钢管作业自动化生产线建设的建议,以机器换人、提高劳动效率。仅2013年一年,工作站组织去海盐企业参观、项目对接交流就达90人次,并与30家企业建立联系。“记得在浙江江山的一个项目,一年我就跑了40次。”面对记者的惊讶,何成说,“虽然辛苦,但好项目的确能锻炼能力,学校支持这项工作的初衷也就在于此。”

  其实这种“走出去”的校企合作的好处还不止何成所言,今年年初,江晓军博士组织盐城开发区人社局和开发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人员回到学校参加上海浦东新区高校毕业生校园招聘会,为本科毕业生架筑就业桥梁。为响应盐城经济开发区的政策号召,他还积极联系相关企业,目前,已经有两家企业与学校建立了工作站,为研究生培养打造良好的企业实践平台,为工学部教师进行横向项目的拓展提供企业来源。

  在二工大,曙光研究院的大名恐怕是无人不知的。这项由学校各学科专业的专家学者自愿报名组成的校园“智库”实实在在的对学校的专业资源进行了整合,并且深入社会,成为学校一把协同创新的“利剑”。

  “我们以集团军的形式能够对企业通常出现的复杂多学科交叉问题作出快速反映,共同‘会诊’为企业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张淑平如是说。

  上海维埃姆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电解式臭氧的应用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为减少产品的后期运维成本,企业想要建立臭氧浓度的在线监测系统。这个技术攻关项目涉及了信息的远程控制、传感材料等多个问题的不同学科。得到需求信息源,曙光研究院开始行动起来,所长例会变成了热烈讨论的大平台,微信平台也成了探讨的“会场”。短短几天,曙光研究院就迅速成立了工作小组,并与企业达成合作意向。

  在学校众多的协同创新项目中,有一个是特别值得关注的。学校充分利用校内资源,打破学科界限,形成了创新合力。二工大在电子废弃物资源化领域具有相当的知名度,所承建的上海电子废弃物资源化产学研合作开发中心三年来硕果累累。新近研发的废弃平板显示设备全自动化拆解线,比传统人工搭配电动工具拆解效率提高90%以上,再一次填补了国内乃至国际上自动化拆解废旧平板显示设备技术的空白。而这一生产线的成功研发,恰恰得益于学校环境工程、电子工程、机械工程等多学科教师的联合攻关。显然,协同创新产生了内生力量。据悉,中心已于今年9月通过上海市教委的中期复评,11月18日正式挂牌为“上海电子废弃物资源化协同创新中心”。

  2015年8月6日,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宝山园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科技园开园,预示着学校的科技成果转化更稳固化,集成化,也标志着学校对接上海科创中心,服务国家战略的协同创新开启了新篇章。

  党委宣传部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