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教育》专访: 俞涛 办好职业导向的高等教育

发布时间:2015-11-27 分享至:

  上海教育》  2015年/11B/11月20日出版

  文|本刊记者 赵 锋 陈 韬

  借着综改大潮,作为沪上应用型本科的第二工业大学展现出了其卓尔不群的特色。“职业导向的高等教育”这一办学定位让人眼前一亮,究其内涵,我们采访了二工大校长俞涛,听他讲讲学校教育综改里的思路及举措。

  《上海教育》:从成教到高职再到应用型本科和专业硕士教育,多年来,二工大一直是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探索者。如今,学校又提出了坚持走职业导向的高等教育之路,对此,您有着怎样的思考和理解?

  俞涛:二工大是一所有着光荣历史传统的地方高校,在成人教育和全日制高职教育领域都曾取得过出色成绩,被誉为“半工半读一面旗”“高职教育排头兵”,这得益于学校有着科学的定位、明确的目标和鲜明的特色。但是,2003年学校升本后,与众多同类高校一样,学校和广大教师对于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发展方向产生了疑惑和纠结。为此,学校在科学研判社会需求、深入调研和总结学校办学历史和办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坚持走“职业导向的高等教育”之路的总体定位。

  在创新驱动发展的国家战略下,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迫切要求高等教育,特别是承担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校在办学定位和发展方向上作出新的响应和调整。因而二工大明确提出“职业导向的高等教育”办学定位,并在职业教育的框架下,对接需求、面向应用、注重实践、深化改革,努力实现特色鲜明的现代应用技术大学的发展目标。

  其实,对二工大来说,走“职业导向的高等教育”发展之路,与其说是定位、理念的转型,还不如说是一种理性的回归,学校需要做的是,如何通过深化改革,以新的机制、新的模式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注入新的内涵、新的动力。

  《上海教育》:当前,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对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基于此,二工大在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方面,有着怎样的教育配套举措?

   俞涛:面对新形势、新机遇和新挑战,我们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在进一步明确学校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的同时,围绕掌握职业技能、崇尚职业信用、彰显职业特色的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二工大在学部制改革、专业论证、中本贯通、校企合作、教师培养等方面,实施了一系列改革。

  比如就“学部制”改革,学校改变了传统的二级教学单位组建模式,根据学科发展方向,将原机电、电子、计算机、环境工程等4个工科学院合并组建为工学部,并按产业发展需求构建了智能制造与控制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环境与材料工程学院等三个专业群平台;将原外国语、人文与国际交流、理学院优化整合为文理学部,并重新定位了各教学单位的功能职责、运行机制和发展方向,保障二级教学单位作为一级“学术共同体”,具有相应的学术权力,成为学校学术发展的主要组织者和参与者,在经费分配与使用、人事聘任、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上获得更大的自主权。学部制改革在应用技术类高校中尚属新生事物,学校希望通过探索和实践,形成资源共享、交叉融合、激发创新、富有特色的教育教学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并最终作用于人才培养。

  又如在深化校企合作中,为延续和创新工学结合、产学合作的优良传统,学校坚持从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出发,选择在产业、行业领域技术领先、管理先进且具有较强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合作机制。通过梳理、论证,把一些仅有一纸协议而无实质内容、与学校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不相吻合、未建立在互利共赢基础上、长期停滞没有合作实效的企业进行了梳理,众多曾经的校企合作项目重新焕发了生机,同时又有一批新的企业成为学校的合作伙伴。学校以校外实习基地为平台,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教学需求、派出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由企业提供生产实践项目、生产工程经验技术能力强的工程师、实习场地和部分设备,学校配套实验实习所需的仪器等,校企双方共同开发实习项目、实习指导书,使学生的实习成效有很大的提升。

  《上海教育》:改革越深入难度就越大。学校在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路上,遇到了哪些现实瓶颈和潜在问题?

  俞涛: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形势,同时结合自身发展需要,二工大于2014年全面启动各项改革。2015年,我们对接《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方案(2014~2020年)》和本市相关高等教育规划,边推进,边总结,编制完成了《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深化综合改革方案(2015~2020年)》。方案以问题为导向,在全面梳理和分析办学中存在的妨碍学校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和各类瓶颈问题的基础上,形成了覆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人事管理、教育教学、科技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多个重大领域的22项改革重点和关键举措,力求通过综合改革,形成符合现代应用技术大学发展方向和学校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体系,完善学校治理结构、运行机制;构建基于社会需求和教育规律的应用型高技术高技能人才培养软硬环境;建立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教师激励发展机制。

  在综改方案编制过程中,学校的改革与发展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困难,有的来自于学校内部,有的受制于外部环境,有的能通过学校自身的努力可以突破,有的必须依靠政府和社会力量的共同作用得以推进。比如在观念层面,许多教师甚至干部对学校深化综合改革所带来的教学理念、模式、方法的改变,或心存疑惑。在改革实践层面,因学院、学科的优化调整,学校与二级教学单位,二级教学单位与专业系室、教师,学科、专业之间的权责利关系还需有更完善的机制予以保障;招生制度改革方面,固然需要学校进一步落实招生自主权,招收到更多既对接社会需求又符合学校定位的学生,同时也需要上级部门更开放的政策支持。诸如此类的问题和制约还有很多,但也正说明我们还有广阔的改革和发展空间,套用一句时髦的话,“改革永远在路上”,只要我们坚定信念,扎实工作,这些改革中遇到的问题也必将在改革中得到解决。

  《上海教育》:劳模的摇篮”一直是二工大引以为豪的称号,“劳模文化”已经成为学校的特有品牌,在新时期,学校如何赋予劳模时代精神,从而更利于学生接受

   俞涛:二工大历史上培养了130多位省部级以上的劳动模范,是学校长期坚守大学使命、坚持办学理念,注重技术能力、责任意识、奉献精神培养的结果,更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机遇。随着环境的变化,挖掘、提炼劳模精神并赋予其新的内涵,打造劳模育人文化品牌,发挥劳模文化的育人功能始终是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载体建设方面,近年来,学校在校园内陆续建成了多处劳模文化标志物,常年设有劳模讲坛,2015年,学校新成立了劳模文化研究中心,包起帆展示馆也将启动建设。在教育实践方面,学校以思政课教育为主要途径,编制劳模文化的校本教材,纳入教学计划,并通过课堂教学、劳模励志报告、现场考察、志愿活动等青年学生容易接受的丰富形式开展教学活动,阐释劳模文化的发展历史和时代精神。同时,我们还利用开学典礼、新教师入职、专业建设等活动,邀请劳模校友回校作励志报告、座谈交流、指导实践教学等,拉近师生与劳模的距离。 

  《上海教育》:这次的全球合作伙伴周来了不少与贵校同类的应用型高校,在交流与合作中,您认为学校在“职业导向的高等教育”方面与教育先进国家还有哪些差距?

     俞涛:国际化是二工大的重要发展战略之一,与境外高水平应用科技类高校开展合作是一个重要途径。经过多年努力,我们和欧洲、北美、澳洲、东北亚和我国台湾地区的应用科技类高校和相关机构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其间,我们发现,虽然我们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应用科技类高校在办学定位、发展思路、专业架构等众多方面有着相同或相似的理念,但在实际落实过程中和较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仍有不小差距。比如在外部环境上,深度的产教融合仍存在着高校“剃头挑子一头热”的现象,政府在企业积极介入高校人才培养方面的支持和保障机制不够完善,企业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还需进一步培育和提升;学校和行业、企业之间的人才流动仍受到现行人事政策、制度的诸多限制。在学校内部,主要反映在队伍建设方面,学校专业教师的综合能力与应用科技类学校的发展、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差距明显,部分教师习惯“吃老本”,按传统的观念、内容、方式实施教学活动,部分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虽有着较高学历和较为前沿的理论知识水平,但实践应用能力明显不足。另外,学校在适应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方面的校园形态布局、教学组织形式、文化建设等方面仍有很大的调整和改革空间。

    党委宣传部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