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教育新闻网:上海大学生手绘树洞画 扮靓校园传递温暖

发布时间:2016-09-20 分享至:

  2016年9月20日  上海教育新闻网

  (记者 刘晓晶)沿途的树干上,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在跟你打招呼,小浣熊向你递来鲜花……近日,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校园内一波“萌萌哒”的树洞画吸引了不少路过的师生驻足观看,由该校应用艺术设计学院“艺路实践,爱存社区”学生实践团队实施的树洞画项目为校园增添了一道别样风景。

  环境迎新,萌萌哒树洞画传递温暖

  为了更好地迎接2016级新生的到来,除了充分利用学校微信公众号及后台迎新系统传播校园资讯和学习生活指南,更早实现新生和辅导员的“线上连接”,二工大还通过组织学生们手绘树洞画,为新生带来温暖与乐趣、传递对他们的入学祝贺。

  树洞画,又称树洞立体画,是基于树洞的形状添加艺术创作画面,使之营造出树洞形状和画面融为一体的立体效果,是虚拟现实在树洞狭小空间的一种应用。画中事物既可以深藏洞中,还可以飘逸洞外,给人以强大的视觉冲击。

  在刚刚过去的8月,应用艺术设计学院的15名大学生经过多次实地勘查,选择对主要分布在学校行远路、健生路上的30棵树木进行手绘创作,用手中的画笔将画作留在树洞。

  在正式彩绘之前,校园踩点,创意讨论,方案设计与完善……团队成员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前期详细而周全的准备。比如,设计时要更加注意图案与树洞的契合度,要根据树干的实际生长情况挑选树木,颜料的选择也要尽可能地环保。这些树有的树皮脱落露出树干,形成像画框一样的造型,有的梧桐树树干自身就有空心树洞,正好可供就地取材。同学们还一一记录下这些树洞的原貌,为它们量身订做“新衣”。绘画所用的颜料也经过专业考察实验,选用的丙烯环保颜料更加环保。

  团队成员刘韵竹回忆说,我们主要根据树洞的大小和形状,设计相关的卡通动漫人物造型,选择绘画主题以“95后”喜欢的卡通动漫角色为主,这样比较有接近性,让新生们看了之后有共鸣。

  刘韵竹告诉记者,耗时最长的画作是那幅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同学们前后花了6个小时做绘制。她绘制了“无脸男”和“小鲸鱼”两幅,说起这次绘画项目,她坦言自己收获很大,手绘画第一次接触和学习,现场绘画的确遇到了困难,参差不齐的树皮与平时画画的卡纸不同,这种材质的差异让同学们一开始难以掌握作画的要领,这也锻炼了自己的设计绘画能力,另外,为新生们做点实事感觉很有成就感,也很有意义。

  发挥专长,让公益社会实践更专业

  谈到团队的下一步计划,刘韵竹说,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近期我们将为附近街道绘制主题墙,走出校园走进社区,学以致用,争取利用自己所学的特长服务社会。

  团队指导老师、应用艺术设计学院分团委书记王钰娇表示,将学生所学落到实处,把平时书本上、老师所传授的理论知识及专业技术运用到实践中去,引导学生走出校门、接触社会、了解国情,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学校的所学服务于社会,正是开展此次手绘树洞画活动的初衷。

  事实上,此次以艺术创意与专长扮靓校园、传递温暖的树洞画创作项目,是二工大长期以来围绕师生专长,融入职业教育理念,系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该校大学生志愿者积极担任大型艺术展、美术馆的志愿讲解员,辅导暑托班小朋友创意绘画近六百副作品,为孤寡老人开设创意美术课程,以墙绘的方式画出文明、画出美丽……学校鼓励并支持学生积极参加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等社会实践活动,注重将社会实践作为第二课堂,做好对学生职业道德、职业信用、职业操守的养成教育。

  此外,学校倡导不同专业的学生按照兴趣爱好组团结对,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社会热点和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进行实践调研,近年来,智能制造、创新创业、大气污染、环境生态、留学游学、跨境电商等都是学生们关注并研究的领域。学校希望通过社会实践这一平台让学生们进一步了解社会,掌握技能,在志愿服务与实践中不断提升自我,奉献社会。

  原始链接:http://www.shedunews.com/zixun/shanghai/gaodeng/2016/09/20/2066017.html

  宣传部(新闻中心)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