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上海4月19日消息(记者吴善阳 唐奇云)《工匠中国》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今天在上海第二工业大学400人报告厅开启第七讲,此次以“工匠之路——大国工匠是怎样炼成的”为主题邀请了沪上7位工匠,分别根据关键词“坚守”、“精准”和“创新”进行3组互动访谈,与学生面对面,分享自身成长成才的心路历程,诠释大国工匠炼成需要的专注、精益求精和敢于创新精神。
访谈式教学现场:右二李斌,右一俞建民 本文图片来源:秦雨豪
教学现场,4次获得全国劳动模范、上海市总工会副主席、上海电气液压气动有限公司数控工段工段长、总工艺师李斌作为首组分享者,围绕“坚守”这一关键词说道:“回顾37年工作,感悟到把平凡的事情做到完美就是不平凡,把小事做到极致就是不简单。今天我们说工匠精神,说坚守,在这个过程当中,如果我们刻意地做每一件事就讲究直接回报,就影响我们成长,影响我们获得知识、获得技能的机会。如果静下心来,把每件事作为一种挑战,作为一种提升知识、提升自己解决困难的能力,就会一直走下去。”
学生全神贯注、认真聆听
据了解,目前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正在积极深化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推进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身,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注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中,发挥其引领作用,首先主动推进思政课四门主干课改革,加强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推进劳模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改革。
七位上海工匠亲切寄语在场学子
其中,着重打造的《工匠中国》特色精品课程,通过十大板块内容的系统学习,帮助学生了解和把握现代职业教育对人才的要求,树立良好的职业信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提升、自强砺炼,让学生在学习工匠精神的潜移默化中树立“劳动神圣、崇尚劳动”的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在情感上高度认同劳模,在行动上励志争做工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