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4 《浦东时报》06版
(本报记者 沈馨艺)大学生党员走进社区讲“四史”,还担任了居民区党组织书记助理……镇校携手打造的特色党建联建项目,为曹路镇的区域化党建又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12月11日,曹路镇党委与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党委携手打造的党员志愿服务实践基地在金海华城(大居北)社区中心正式揭牌。
作为实践基地成立后的项目之一,双方合作推出“金海微讲堂”品牌课堂,由18名大学生党员组成讲师团,结合各自专业领域和个人经验,走进大居北社区授课。“金海微讲堂”首阶段聚焦“四史”学习教育。当天,二工大研究生李建西结合自身专业,以“新思想、寻找电子废弃物中的金矿”为题完成获聘讲师后的首秀。随后登台的吴萌萌,则以自己家乡山东沂蒙为主题,上了一堂“弘扬沂蒙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课。
“通过这样的讲课,将沂蒙地区的革命斗争故事说给上海的居民听,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峥嵘岁月和光荣传统。”吴萌萌说,“自己也在一次次排练、讲课过程中,了解、学习当地的红色精神,这也是一个融会贯通、自我提高的过程。”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吴沛东告诉记者,为了组建这个讲师团,校方从研究生党员中精心挑选人员,并进行专门的培训,让他们走进社区后,能以老百姓更能接受的方式把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讲给更多人听。
与此同时,李建西、吴萌萌和许午珍三名学生还受聘成为居民区党组织书记助理,将分别前往中虹家苑、星颂家园和星纳家园,开展为期一年的社会实践。后续,双方还将以实践基地为平台,启动一系列志愿服务项目,包括无人机巡检航拍、创新科普苑等,为社区治理注入新鲜血液。
金海华城(大居北)党委书记叶宗雄告诉记者,社区缺乏新鲜血液,高校学生则需要社会实践,“党员志愿服务实践基地为双方搭建了一个平台,居民的需求、高校的资源在这里得到衔接,实现共赢。”
吴沛东则表示,高校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区,用自己所学知识和年轻人的热情参与到基层社会治理,也有助于他们了解社情民意,增长才干,为今后走向社会打下更好基础。
据悉,曹路镇域内有三所高校。继二工大之后,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和杉达学院也将与曹路镇开展类似党建联建,分别与新市镇社区和大居南社区合作,让更多学生走进社区。
曹路镇党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曹路镇将把56个居村服务阵地全部拿出来,成为共建共赢、推进区域化党建联建的更好平台。“这次是一个新的起点,未来曹路的大门将为所有的区域化党建单位打开,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这位负责人说。
原始链接:http://www.pdtimes.com.cn/html/2020-12/14/content_1212_127573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