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29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徐瑞哲
今年,秋天“迟到”,并可能“早退”,冬季供暖已被提上议事日程?事实上,作为专有名词的“热管理”,并不是用来管理供热的,却真正与“送温暖”有关,尤其是对于新能源车而言。
电动车怕什么,可能就是怕冬天!因为标称续航400公里的车子,天冷一开空调,电池续航能力就可能衰减一半左右,在高速公路上被拖车的例子远远不止一个。来自上海交通大学陈江平教授团队,29日在第一届热管理行业解决方案展示中提出,基于二氧化碳低温热泵型空调系统,具有制热能效比高的特点,正越来越多应用于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中,缓解其冬季续驶里程严重“缩水”问题。
在寒冷的环境温度下,由于没有传统燃油车的发动机废热“加持”,电动车空调系统只能直接消耗电池电能,这也是电动车冬季续驶里程大幅度缩减的重要原因。“除电池、电机之外,纯电动的新能源车还有什么最重要装备?”在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陈江平教授助理施骏业博士告诉同行,在他们看来,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汽车,未来打开车辆的车盖就可以发现,能替代发动机重要性的就是热管理主机系统,以便最大程度减少续航焦虑。

事实上,作为新一代海量移动的能源载体,以及个人家庭和工作单位之间的第三空间,新能源车需要的科学“热管理”还有众多方面。譬如电动车在自动驾驶模式下,是其算力最集中的时候,全车运算能力出现峰值状态,车内拥有的5G等各种芯片,高峰散热需求达到3000瓦水平,需要定时、定点地精准冷却、高效降温。当天,来自清华大学的曹炳阳教授就分析了5G芯片热输运与热管理的相关解决方案。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当前随着5G及AI行业大发展,高功率电子产品的散热问题正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热相关材料及技术自主化、国产化迫在眉睫。尽快解决这些难题,成为国内企业当务之急,此次热管理行业专题技术论坛正是由需求方中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发起。谁来“答卷”?来自国内一批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热管理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们,在“上海先进热功能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所在的二工大共商可能的解决方案。
据悉,各路解决方案供应商围绕中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提出的“5G通信处理设备散热解决方案”进行现场答辩,结果杭州祥博传热公司的“刀片式服务器散热方案设计”、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的“高性能热界面材料”等13个项目获得优秀项目奖,这些成果将获得直接在中兴集团相关产品应用的实战机会。
原始链接:https://web.shobserver.com/staticsg/res/html/web/newsDetail.html?id=419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