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二十大精神在基层|杨戌雷:坚守治污一线,守护一方碧水二十载

发布时间:2022-12-12 分享至:

  2022-12-12  来源:央广网客户端  作者:严晓瑜

  央广网上海12月12日消息(记者郭振丹 唐奇云)“前五区11排37座”,这是党的二十大代表、上海城投污水处理有限公司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车间主任杨戌雷永远也忘不了的座位,在这里,他近距离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作的党的二十大报告。

  “全场一共响起了32次掌声,就是代表了我们所有党代表的心声。”回忆起在人民大会堂的点点滴滴,杨戌雷仍显激动。

杨戌雷在人民大会堂前(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杨戌雷从小在苏州河边长大,亲历着苏州河从“淘米洗菜”的“母亲河”逐渐变为“鱼虾绝代”的“臭河浜”,让苏州河、黄浦江“重生”成为他选择污水污泥处理职业最朴素的初心。

  这一干,就是二十年。

  杨戌雷所在的白龙港污水处理厂始建于1997年,是目前亚洲最大的污水处理厂,一年污水处理量约11亿立方米,相当于82个西湖的水量。

  2011年,白龙港污泥处理工程建成调试,29岁的杨戌雷担负起了整个污泥处理系统的调试和接管工作。“压力很大”是对他这项工作的最初感受,因为其中众多工艺为首次在上海大规模应用,包括杨戌雷在内的100多号人,对此都是零基础。

  为啃下“污泥消化、干化、深度脱水三大污泥系统”这三块硬骨头,两年间,杨戌雷与团队成员吃盒饭、打地铺,从挑灯夜战翻查图纸、忙进忙出研究设备,再到动手编写操作规程,最终确保了系统顺利接管与运行。

  “去年我们又接管了污泥二期干化焚烧工程,它是集离心脱水、污泥干化、污泥焚烧全流程的污泥处理工艺路线,焚烧炉采用的是膜式水冷壁,鼓泡式流化床,日处理规模高达451吨干基,是当前国际上最为先进的污泥焚烧系统之一。”杨戌雷欣喜地表示,这项工程最具代表性的意义在于,它将污泥资源化利用,实现了污泥零填埋。

杨戌雷在污泥治理第一线(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至今,杨戌雷领衔的创新成果和技改措施获得国家专利12项、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金奖2项、银奖5项、铜奖5项,以及上海市职工合理化建议项目创新奖、优秀成果奖等荣誉,并运用于实际生产中。他还参与编写首部污泥工种国家职业资格教材,填补了业内空白。

  守护碧水二十载,谈及从业的初心,杨戌雷倍感欣慰,他表示如今苏州河和黄浦江从“臭河浜”变身“小滨江”,只是上海城市水环境的变化的一个缩影,现在哪怕身边一条很小的河道,也都是水清岸绿的。“我既为上海这些年城市水环境变化所取得的成绩而骄傲,也为自己所从事职业而自豪,它让我个人儿时的追求和国家发展的需要紧密联系在一起,也证明了只要自己肯努力、不服输、敢创新也能成长为劳模工匠,也能为党和国家、为人民作贡献。”

  据了解,在十四五期间,上海将新增污水处理规模约为280万立方米/日,新增污泥处理规模约为364吨干基/日,届时将进一步提升全市的污水污泥处理处置能力和水平。杨戌雷表示,他与团队将充分发挥“城投水务”全产业链优势,积极投身水环境治理工作中去,提升污泥资源化利用率,倾力打造数字化、智慧化标杆污水处理厂。

  “面向未来,我更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不断地发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以让城市生活更美好为愿景,用创新专业诚信负责的态度,带领我们基层一线的产业工人积极投身到我们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让我们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基层一线生动实践落地生根。”杨戌雷满怀信心地说道。

杨戌雷走进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央广网记者 郭振丹 摄)

  原始链接:https://apicnrapp.cnr.cn/html/share.html?id=28321361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