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技:为地方经济赋能,他们的秘诀是什么?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武义智能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的探索之路

发布时间:2024-05-12 分享至:

2024-05-12  来源:上海科技  作者:吴苡婷

浙江金华市武义县,距离上海300多公里,这是长三角地区一个不起眼的小县城,但却因为上海高校优质科研资源的持续赋能,各大产业变得欣欣向荣。

2020年,依托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的科研优势,结合武义县当地产业优势,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武义智能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诞生。短短3年时间,这个集共建、共生、共赢于一身的智能制造全产业链生态平台,服务了当地几百家各类科技中小企业,攻克了大量生产一线的技术难题,为当地增加了可观的产值,成为了上海高校服务长三角发展的经典之作。

走进研究院,感受到的是一种蓬勃向上、奋发有为、团结一致的精神面貌。“忙碌”是这里的代名词,各大科技企业纷至沓来交流合作,会议室里各种技术讨论的热火朝天景象让人印象深刻。

图片

拼搏:足迹踏遍当地近千家企业

杨敬辉是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武义智能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这位爽朗的女院长是一位集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和管理实践能力于一身的资深教授。研究院展示墙上一张武义县的地图格外醒目,上面密密麻麻布满了一个个五角星。杨敬辉介绍说,这些都是研究院直接服务过的企业,数量有几百家。

武义县虽然看似名不见经传,但辖区内的保温杯、电动工具、锅具、安全门、休闲用品等产业的市场占有率都居全国领先地位,助力这些行业及企业进行技术升级,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愿景目标,这是研究院的首要任务。

研究院一成立,杨敬辉就带着科研团队和学生们跑基层与企业进行近距离接触。

图片

“这是一种地毯式的服务方式,我们利用了政府网格化管理模式开展工作,通常一个网格管理员会和20多家企业有联系,比较容易找到企业。我们先派具有文科学科背景的企业咨询组团队与他们进行沟通交流,深入了解他们的技术需求,然后反馈到我们这里;根据产业布局的自动化小组、数字化小组、视觉检测小组、企业咨询小组的成员开始进驻。

他们可以解决的问题会在现场直接解决,无法解决的技术难题再次反馈到我们这里;我们从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等上海高校中开始找‘外援’,选派一流的技术人员前来解决难题,和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杨敬辉介绍说。

为了摸清企业的情况,更好地开展服务,杨敬辉每天都要与四个小组的成员线上或线下开会讨论,掌握企业的实际情况,有时会前往一个个“求助”企业进行实地走访。

5月19日,企业咨询小组即将在武义进行一场课程直播,科技反哺教学,培养高素养劳动者,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的教授们将从上海前往当地,在生产线旁进行免费直播授课,讲述机械制造的原理。目前当地已经有40多位技术人员进行了线下报名。

图片

托举:助力攻克产业共性难题

研究院大厅里的一组直流角磨机自动化装配设备吸引了记者的注意。

角磨机是一种手提式电动工具,主要用于切割、研磨及刷磨金属与石材等,是木工、瓦工、电焊工常用的电动工具。传统角磨机的生产工序较多,难以排查生产故障原因,产品质量无法保障。武义县当地有600多家电动工具企业,一直以来,武义电动工具产业存在电机效率不高、装配效率偏低、外观创意缺乏等产业共性问题。2022年,研究院承接了武义县总额度高达1200万元的产业重大科技专项,帮助当地攻坚克难。

“我们把角磨机结构拆分为各个模块,然后设计了一条组装流水线,把每个环节都进行细分,哪个环节出问题,一目了然,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杨敬辉介绍说。企业可以定制整套流水线的设备,也可根据需求定制一个模块或者几个模块的设备。

浙江省武义县桐琴镇的武义华丽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各种自动化设备高速运转,工人们正在加紧赶制即将发往土耳其、印尼等国的角磨机订单。据公司齿轮车间主任介绍,企业引进了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武义智能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的智能制造设备,打通了各个环节,质量、产量都大大提升。目前,公司每天的产量达到了2.2万台,订单已排至6月,仅今年1月销售额就突破7000万元。

在金华市聚杰电器有限公司的全自动化生产车间里,角磨电机生产线上,各种机械设备有序运转,机器人正在自主完成上料、绕线、焊接等生产工序。“我们公司应用了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专家团队的生产线智能化改造技术,成功实现了电机转子全自动化生产,现在生产效率比以前整整提高了30%!”副董事长陈伟难掩欣喜。

图片

杨敬辉说,未来还将把角磨机自动化装配设备向二工大在长三角布点的其他研究院推广,让这一共性技术惠及更多电动工具企业。目前,研究院还打算进行手枪钻等产品的共性技术的开发。

发展:个性服务模式还在延续

武义县双力杯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不锈钢保温杯生产的龙头企业,年销售额超过3亿元。记者在公司副总姜国辉的指引下来到了公司的生产车间内,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研制的一个视觉检测设备在这里成为节省成本的“高科技利器”。内胆和外胆套制好的保温杯杯具被流水线送到这里进行检测,不符合要求的直接被机器筛选出来。就这样一个小小的设备每年为企业节省了几百万的成本。

杨敬辉说,保温杯的内胆和外胆的材质是不锈钢,之前都是人工检测,也就是在强光下看保温杯的杯口和杯底有没有焊接的漏点和焊缝,以及其他瑕疵,但是人工检测需要在强光下进行,工作量大,持续时间不能过长。“当时企业向我们求助,我们考虑下来这是行业的共性技术难题,就开始联系学校的相关科研团队进行研究,一开始将采集的保温杯内胆的图片传送到学校,让实验室的机器设备进行分析,与企业并行工作,发现研究中的不足,不断进行优化和调整,尝试了2—3周,实验室内机器检测的准确率慢慢提升到98%以上。”目前该技术正通过专利许可方式向其他相关企业进行转移转化。

图片

个性化的服务还包括为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改造服务,杨敬辉告诉记者,近期研究院承接了当地企业金华新天齿轮有限公司的数字化转型的项目,为其定制了专门的软件和硬件。

在国家4A级旅游景区武义县璟园的旁边,坐落着一座徽派的古朴建筑——逸客书院,飞阁流丹、丹楹刻桷。根据当地企业的个性化需求,研究院每周都会在这里邀请相关领域专家进行学术讲座,为企业家提供一个与行业大咖面对面进行产学研对接的机会。书院还设有产品设计中心,可以为企业提供有市场竞争力的工业设计方案。

目标:构筑国际前沿的“创新中心”模式

大规模的技术服务并不是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武义智能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发展的终点。作为管理学博士的杨敬辉想得更远,在她心中,未来的蓝图应该是把研究院研发的科技成果推向市场,打造服务当地各大产业的科创集团公司,并孵化一批科技服务型的企业。

“目前4个技术小组就是科技服务公司的雏形,其中的研究生团队就是未来的创业企业家,拿电动工具产业来说,未来就可能产生一家相关的科技服务型公司,企业可承接政府项目和行业项目,也可按照市场化运作,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还可把难度较大的技术需求送到上海的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杨敬辉说,武义县的国有企业平台公司会代持一些股份,对四大科技服务公司进行管理,未来会打造成立体化的科创集团公司。而研究院未来的主要任务将是研究行业内部重大的共性技术难题,站在行业顶端去考虑问题。目前,筹备建立武义县科创集团的工作已启动。

“创业孵化,培养一批企业家;拉动就业,为一群有志青年提供工作岗位。未来的武义县科创集团将充满生机和活力,武义县的各大产业将继续蒸蒸日上!”杨敬辉说,这样的模式并不是武义独创,在偶然翻阅管理学期刊的时候,她发现比利时微电子中心通过类似的方法,从一个地方性的微电子研究中心发展成为欧洲最大的、世界领先的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组织。在30年间,该机构从68人发展到了2000多人,孵化了40多家子公司,走出了一条“企业投资—企业联合研发—企业最终使用研发成果”的符合产业与市场规律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开拓创新,勇于实践,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武义智能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崛起之路还在继续……

图片

原始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NLz4-VTbKJncfTvtXGBQ8A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