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技报:突破成果转化禁锢 壮大县域富民产业

发布时间:2025-01-07 分享至:
2025-01-07  来源:上海科技报  作者:吴苡婷

位于浙江武义的金华市聚杰电器有限公司近期刚刚与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武义智能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签署“先用后转”合同,公司负责人兴高采烈地将一条“新型直流角磨机模块化标准化生产装配线”正式搬回了企业。这条生产装配线,企业已试用了半年之久。

同时带回的还有前沿新技术。在未来的几年中, 30个专利组成的相关“专利池”将对企业进行免费许可,这些专利技术都被完美地集聚在“新型直流角磨机模块化标准化生产装配线”上,企业拿回去就能用。

公司负责人十分兴奋地和记者算起了一笔账,他说:“拿回这条生产线后,企业使用的工人将从15人减少到8人,人力成本大大下降,产线节拍由原来的20秒/个降低至16秒/个,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每年的收益也会十分可观!”

满足企业生产需求,量身打造其所需的设备,允许企业先免费试用象牙塔中的科技成果,待试用满意后再支付设备费用;等到使用成熟后,再慢慢考虑收取一定的专利许可费,不让企业承担任何科研试错风险。类似这样的“先用后转”模式,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武义智能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已经在武义县餐厨用品和电动工具两大产业中铺开,有数十家企业尝到了甜头,全面赋能当地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企业为何会对“先进专利”无动于衷?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工作,各级政府已推动多年,也产生了众多对接平台和成果交易平台,大量专利被放置在其上,等待企业主动“挑选”。但是,实施下来,企业选择的积极性似乎并不高。为何大量企业对“先进专利”无动于衷呢?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武义智能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杨敬辉教授认为,这并不意味着企业家们不重视前沿技术、不希望进行技术升级,而是因为大量专利都源自象牙塔,其是教授个人科研工作的体现。企业需求来源于市场,企业家不一定会理解专业性很强的专利名词及其背后蕴含的经济价值,这是成果转化遇到禁锢和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

另外,购买专利和使用专利需要人才力量支撑。“对于掌握核心技术的高科技企业来说,其团队科研实力雄厚,拥有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能力,但目前中国绝大多数民营企业是从几十年前的小作坊慢慢成长起来的,特别是广大县域民营企业,虽然经过多次技术迭代和装备更新,但企业技术能力还是明显不足,能力有待提高,这是专利交易积极性不高的根本原因。而传统模式下,政府用‘撒胡椒面’方式来扶持企业的方法,在今天似乎已经很难对产业的产能提升发挥实质性的推动作用。”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某位科研带头人介绍说。

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各大产业高质量发展,如何让高科技成果惠及更多的企业,让技术发挥作用,让产能提高起来,杨敬辉和科研同事们踏上了实践之路。

创造满足各方需求的成果转化“良性循环”

所谓“县域冠军产业”,主要是指县域经济中的“单项冠军”,即县域中某一产业(产品)产值位居全省、全国乃至世界前列。武义县的“县域冠军产业”是餐厨用品产业和电动工具产业,餐厨用品产业链总产值在2023年达到156.05亿元;电动工具企业数量为500多家,2023年产业总产值也高达120亿元。

“我们发布的专利技术在武义县这两大产业中都得到过应用,受到高度好评。”杨敬辉告诉记者,服务某个产业的共性技术,其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要远远高于只是服务某个单独企业的特定技术,我们希望这些共性技术能够赋能产业中的更多企业,助其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

杨敬辉坦言,最大的问题是生产线制造的“垫资”问题,“我们主动对接企业,根据企业需求,选择专利池的各种技术进行个性化匹配,帮助其建设生产线,然后再反复进行调试,一直到企业满意为止。因为之前对于武义县的冠军产业进行了4年共性技术研究,所以在设备研发方面,研究院的工程师队伍已能做到得心应手。近期,研究院完成的一条生产线成本就高达300多万元,之所以能顺利走下来,依靠的是武义县政府前期投入了一定的科研费用,提前为企业省下了试错成本,这才让研究院有了顺利周转经费的可能。”

作为管理学博士,杨敬辉不仅关注技术,对于这套新模式也有自己的理解:“我觉得这是一种全新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形成了完美的良性循环。政府扶持冠军产业,委托高校进行集中研发服务,设立产业技术研究院,投入大量的费用进行建设,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专利技术;然后根据企业需求,产业技术研究院垫资,将已经过市场检验的专利转化为企业能用的成熟产品,最低限度地降低企业使用先进技术的风险;再将其卖给企业,同时回笼资金。大量冠军产业的企业使用先进技术后,又会产生大量的经济效益,提升政府的税收水平。”

让创新技术“普照”小微企业

除了金华市聚杰电器有限公司外,目前,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武义智能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已与浙江博来工具有限公司、华丽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等5家电动工具企业达成意向合作。最近,研究院与餐厨用品产业中的龙头企业浙江嘉益保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将为企业开发一系列多套的智能工作站。之前,餐厨用品产业中也有多家企业与研究院签署了合作协议。

值得一提的是,在“先用后转”的实践中,智能包装等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科研团队原有的一批核心技术也被整合到定制设备的服务中去,颇受企业欢迎,带动了学校其他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冠军产业中还有一些小微企业,他们的订单量很少,走的是个性化占领细分市场的道路,其目前的产值和利润覆盖不了定制生产线。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创新技术就无法“普照”小微企业。杨敬辉介绍了研究院探索的先用后转“深化版”模式:“我们为小微企业提供共性设备,其核心在于整合小批量多品种的产能,通过共享制造的模式,为广大中小企业集中自动装配组件,实现了社会化协同生产。比如,手枪钻的压箱由30个零部件装配而成,如果手工做,特别费劲,我们就为小微企业提供了这样的生产设备,很快就能帮它们完成生产。”

研究院未来也考虑筹建共享工厂,满足冠军产业中各大中小企业的共性需求。

“在这样的模式下,短时间内不可能收取专利许可的费用,主要目标是帮助企业未来做大做强,如果有一天它们能够定制和购买专门设备,我们的努力就有了丰硕的回报!”杨敬辉说。

或可成为培育县域产业新质生产力“新样板”

全国75%的眼镜镜片来自江苏省丹阳;全球约60%的小家电来自浙江慈溪;全国每3台振动筛分设备,就有1台产自河南新乡;全世界每10辆童车,就有4辆来自河北平乡;浙江乐清低压电器占全国市场份额65%以上……2022年,我国县域经济GDP达46.5万亿元,占全国GDP比重的38.32%。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其中提出,要“壮大县域富民产业”“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

各地县域冠军产业涵盖了器材设备、通用设备、专用设备、汽车零部件制造等产业。在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相关负责人眼中,这些产业与学校的学科有高度的贴合度,并且其中有大量企业正从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迈向先进制造型生产方式的过程中,未来还需要逐步完成数字化转型。另外,在资源加工型、农产品加工型、纺织加工型领域中,学校各大学科也大有可为。

“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模式的作用可能要大于技术本身,我们和武义县先行先试,共同探索出了服务冠军产业发展的‘先用后转’成果转化新模式,我们希望这个模式能给全国县域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全新的思路。”相关负责人说。

原始链接:https://www.shkjb.com/content.html?id=237065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