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上海:首次走进高校 ,200余人在这一科普讲解大赛上竞技

发布时间:2025-03-31 分享至:

2025-03-31 来源: 青年报·青春上海 作者:  刘晶晶 

4分钟“我讲科学”大比拼,让科技故事妙趣横生;1分钟“我秀科普”个人展示,让比赛更加扣人心弦......在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举办的第十二届上海市科普讲解大赛复赛上,从全市晋级而来的202位选手,尽情展现个人风采,诠释科学魅力,经过激烈角逐,最终40名选手将站在决赛的舞台上。这也是这一大赛首次走进高校。

第十二届上海市科普讲解大赛复赛围绕“崇尚科学 热爱科学”主题,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办,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市科技团工委、各区科委(科经委、科协)协办,上海奥奇科技发展基金会提供奖金资助。

本届大赛全市共有1212人踊跃报名,再创历年新高。经过各区及科技青年赛区初赛选拔,最终202位优秀选手脱颖而出晋级复赛。记者了解到,此次大赛选手中,来自传统的科普单位如科研院所、医疗卫生、科普基地场馆的一线科研人员、医护工作者、专业讲解员稳步增长,高校师生、企业工作人员报名再有新突破,其中不乏新兴行业领域如新能源行业工程师、工程建设领域专家,甚至航天制造研发人员等科普达人加入,让比赛“跨行业、多领域”特色更加凸显,进一步激发了全民科普的参与度。

捕风能手、月球搬砖记、“针”探、不“焦虑”的电船、虫洞密码......一个个引人入胜的讲解题目,许多前沿科学知识、公众关注的科普话题,医疗健康常识等,通过选手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多媒体展示开来,让观众特别是在校学生感受到了科技之美、科普之妙。

复赛新赛制中,一大变化就是新增1分钟“我秀科普”个人展示环节,对传播科学知识、讲好科学故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选手先分享自己在科普工作中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感悟,让评委和观众能快速走进他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多角度了解这些科普工作者的日常,快速代入和共情,让科普传播变得更有温度。

大赛复赛分4个赛场同时开赛,各领域的专家组成评委团为每位选手打分,各赛场前十名选手将晋级最终的决赛,决赛将决出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各10名,一等奖选手还将同时荣获“2025年度上海市十佳科普使者”称号。

记者还了解到,本次大赛复赛于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举办,也是上海市科普讲解大赛举办十多年来首次走进高校。大赛首次尝试社会大课堂与大学小课堂的“破圈融合”,链接科学教育与高等教育。二工大不仅为复赛提供了优秀的办赛设施,还有来自学校会展、电商、财务、机械、电信等相关专业的学生志愿者,积极参与到大赛服务保障等环节。学校还将赛场作为高质量科普赛事“第二课堂”,广泛招募学生观摩,进一步打通了优质科普传播新路径,营造良好的科技传播生态,辐射更多的高校师生和青年关注科普、热爱科普、投身科普。

据悉,上海市科普讲解大赛不仅是公众科普展示的舞台,更是孵化全能复合型科普人才、推动科学普及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市科委通过本赛事培育了数百名“科普使者”,主题从传统科技覆盖扩展至人工智能、大健康、“双碳”等新赛道,不少从比赛中脱颖而出的优秀选手站上了更高更大的舞台获得了优异的成绩。

原始链接:http://www.why.com.cn/wx/article/2025/03/31/17434003471297950662.html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