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技报:为科研质量跃升提供强有力的“引擎”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打造厚技智算协同创新平台纪实

发布时间:2025-05-08 分享至:

2025-05-08  来源:上海科技报  记者:吴苡婷


2022年11月30日,美国OpenAI公司发布了ChatGPT,这个对话机器人瞬间风靡全球。2023年,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就先前一步,开始布局建设厚技智算协同创新平台。今年伊始,杭州深度求索人工智能基础技术研究有限公司研发的DeepSeek AI助手横空出世,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高校在第一时间推动人工智能的再一次赋能,学校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联合信息技术中心,在厚技智算协同创新平台成功部署DeepSeek R1大模型。全校师生在校内可通过访问平台网站获取相关资源与支持。

短短两年,由于人工智能的全面赋能,该校的科研工作呈现出欣欣向荣的面貌,涌现出大量的科研成果。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的“智慧城市建设中智能感知技术创新及应用”项目还于今年荣获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日前,记者走进了位于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内的厚技智算协同创新平台,了解该平台的工作模式和已形成的工作经验。

全力托举科研    第一时间推动人工智能赋能

作为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十四五”规划中人工智能新兴交叉学科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厚技智算协同创新平台已经完成一期算力、存储和可视化建设以及二期信创扩容,已形成集训练、推理、存储和可视化为一体的创新服务平台。该平台具有CPU双路计算节点9台,A100、A800、天垓150等GPU训练和推理节点15台,支撑学校人工智能交叉学科研究以及校级的人工智能通识课、人工智能微专业建设。

在厚技智算协同创新平台,一块超大曲面的电子显示屏展现在记者的面前,各种科研项目的运行状况在电子显示屏上清晰地展示出来,让人目不暇接。

院长张博锋教授介绍说,厚技智算协同创新平台是一个以人工智能为核心驱动力的综合性科研平台,集成了高性能GPU和CPU算力系统、并行存储技术、可视化交互系统及跨学科软件支撑基础,致力推动人工智能与其他学科领域的深度融合。平台以高算力大模型计算为核心,结合强大的计算能力和高效的数据存储能力,基本能满足多学科交叉研究对计算性能与数据存储的高要求。全校师生在校内可通过访问平台网站获取相关资源与支持。

厚技智算协同创新平台建设背后是学校领导班子强有力的支持。2023年年初,学校就决定重点建设该平台,在建设过程中,校领导也是高度重视,在各种节点上进行质量把关。

算力和大模型托举   师生科研工作大大加速

“平台的两大法宝分别是算力和大模型,平台上有几十种算法可供师生们选择。另外,高校的计算机专家都有能力做类似‘豆包’这样的智能工具,学校计算机学院的专家们也制作了一些智能工具,旨在打造AI+X的科研模式,方便各个学科的师生们做各种类型的科研探索。”厚技智算协同创新平台技术负责人沈文枫教授介绍说。

能源与材料学院肖永厚教授对平台的助力赞不绝口,这两年他成功预测一系列多孔吸附材料(如分子筛、活性炭和硅胶等),并揭示其构效关系,为高效吸附材料的设计开发提供新思路,同时发表了多篇高质量论文。他说,原来需要几年才完成的科研工作,有了平台的支撑,现在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顺利完成,对科研工作有很大帮助。

数理与统计学院的薄婷婷博士也是平台的受益者,她的研究方向是二维非贵金属高效光催化和电催化材料的设计。她告诉记者,有了平台算法和大模型的助力,在锑烯氮还原催化剂设计领域已建立了完整的建设框架和筛选标准。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王腾博士的研究工作主要围绕光纤模场的分解、重构以及模场纯度的计算和分析展开。在平台的助力下,他模拟的光纤场纯度越来越高,可以大大减少通讯中的干扰,未来有望很好地赋能通讯领域。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和联合汽车电子等公司共同开展自动驾驶方面的校企合作,相关项目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科研成效。

 “要在高速公路上实现自动驾驶,需要进行精确的环境感知,当前主要利用视觉、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传感器进行环境感知。如果运用传统算法,要想完成精准计算难度较大;而在GPU算力系统上,按照端到端模式,通过深度神经网络完成精准计算,其计算速度提高了20多倍。”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宋绍京教授说。

沈文枫说:“我们运用了多模态(文本、视频、图像)数据联合计算,在云端的大模型中不断计算和迭代,大大提高了计算的精准度。目前在变道点前0.5秒的变道意图识别准确率已经达到了96.96%。变道意图的识别准确率的提升也带来了轨迹预测性能提高的表现。”

未来会加大投入   还将向社会开放

“未来所有的学科都将受益于人工智能的赋能,这段时间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的老师们已经下到各个学院进行培训,指导和帮助科研人员更好地使用厚技智算协同创新平台。师生们的积极性很高。”张博锋告诉记者。

除了科研工作外,校内的管理系统也在平台的助力下得到了升级。“比如,我们打造的智能工具让校内的发票识别系统变得更加智能化,图书馆的管理也更加系统化。”沈文枫介绍说。

据介绍,未来平台还将不断扩容,同时向社会开放,赋能社会经济发展。学校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薛建新副教授介绍说,目前我们已经有不少和校外合作的成功案例,比如,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的科研人员和上海大学医学院的科研人员合作,在厚技智算协同创新平台上依靠牛顿力学来模拟分子体系的运动,进行蛋白质结构的模拟。这个模拟和计算对药物小分子的筛选有很大帮助,可以观察其是否能和靶点进行紧密反应和产生良好的治疗效果。

“对于数据安全性的问题,我们也进行了周密考虑,厚技智算协同创新平台有加密的安全性服务。对于校外企事业单位来说,在厚技智算协同创新平台上进行算法和大模型赋能是十分安全的。”薛建新说。

原始链接:https://www.shkjb.com/content.html?id=238665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