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冠疫情影响,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积极响应学校政策要求,制定在线教学方案,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扎实推进教学方式改革创新,全院所有任课教师与学生“隔空不隔心”,通过屏幕辅导学生,完成在线教学、课程考试、毕设指导等工作,保障学院教学工作顺利有序开展,确保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同质等效。
学院班子成员、系主任和学院教学秘书组成在线教学工作小组,定期召开在线教学例会,统筹推进学院在线教学工作。学院教务积极配合学校教务处工作,优化线上教学监督方式,每日统计学生到课率及教师授课情况,保证学生在线学习“不漏一人”。
创新教学形式,保障学习效果
学院教师做好线上教学“一课一案”,通过腾讯会议直播教学、录播教学、线上研讨等在线教学模式,利用腾讯会议、雨课堂、学习通等在线教学平台,实现课前、课中、课后教学全面“线上化”。面对疫情给教学带来的多重挑战,老师们通过多种形式完善在线课程教学机制,线上教学与课后辅导相结合,保障教学效果,提升学习主动性。
环境工程专业的李秀丽老师采用腾讯会议嵌套雨课堂的授课方式,她在使用腾讯会议直播教学的同时,也会在雨课堂实时推送题目,学生们以“弹幕留言”等方式回答问题,全程参与课堂互动。“新的上课方式不仅可以提高自觉性,还可以让我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同学们对李老师的课堂反响良好。
李秀丽老师采用腾讯会议嵌套雨课堂授课方式
环境工程系的郭耀广和徐敏老师为了提升师生互动感、保持课堂活跃度,一方面要求同学们在课堂上开启摄像头,课上以提问的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保证学习效果;另一方面在课后通过“学习通”发布讨论题,帮助学生巩固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郭耀广老师线上教学
徐敏老师线上教学
环保设备工程系的周明远老师面对线上长时间讲授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认真设计每节课程的导入、新知、拓展和小结等教学环节,力求使学生做到知识点、知识体系和学习方法的掌握。有同学反映,环保机械设计课后作业难度较大。针对这一问题,他召开了班级专题讨论会,同学们畅所欲言,发表各自在学习和做作业中的心得感受,周老师一一点评,鼓励优秀同学的同时,也启发其他同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周明远老师线上教学
环保设备工程系赵敏老师讲授的《环境工程CAD》课程是一门以“动手”为特色的课程,对实操练习和指导的要求较高,线上教学给授课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对此,赵老师转变思路,采取多种方式保证教学效果。他在教学课件中加入了动画教学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适当增加课后作业量,并在课堂上对同学们的作业逐一评讲,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绘图技能;课堂上,经常与学生进行互动,弥补教学过程中板书、面对面沟通等教学手段的缺失。
赵敏老师线上教学
环保设备工程系的苏瑞景老师负责讲授《现代环境法学》,她精心设计线上教学内容,在授课过程中适时讲授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和环境税等方面的最新立法,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制要求;结合2022年全国“两会”中的生态环境热词,探讨环保话题,课堂内容与时事紧密相连。“疫情困住了我们的双脚,但阻挡不了我们与时俱进的精神!”课堂上,她如此鼓励着学生们。
苏瑞景老师线上教学《现代环境法学》
应用化学系的张燕老师负责《有机化学》的授课。课前,她推送电子版课件,学生完成自主预习;课堂上,她针对有机化学空间结构难以想象、反应原理难以理解的特点,使用多种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讲解,充分利用腾讯会议的功能进行互动,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专注度;课后,她在学习群及时推送习题,学生拍照上传作业,以便教师后期进行针对性地讲解,保证线上教学的课程效果和质量。
张燕老师线上教学《有机化学》
在疫情防控期间,学院教师积极开展课程建设及教改项目研究,黄庆老师负责申报的《环境管理与技术》(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nd Technology)全英文课程入选校2022-2023年度上海高校外国留学生英语授课示范性课程建设(培育)项目。
强化课程组建设,提升教学能力
环保设备工程系的梁波老师承担的《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2021年获批上海市线上线下一流课程。梁老师牵头组建了“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组”,提出建设“理论、实验、设计三位一体”的动态平衡与发展的课程群,培养课程建设师资梯队,努力为学生提供一流的废水处理课程,积极培养环保行业特别是涉水岗位的人才。开课前,他组织师生见面会,开展问卷调查,结合同学们的建议改进教学方式。课程采用“翻转课程+教师讲解”模式,翻转课堂能够检验学生的课程预习情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雨课堂的现场测试帮助学生回顾已经学习过的课程内容,结合弹幕等方式活跃课堂气氛,进一步提升课程效果。
梁波老师线上教学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
环保设备工程专业2022级培养计划中新增了《工科大学化学》课程,这门课程综合了四大化学的内容,是一次新的尝试,承担了在有限的学时内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满足专业学习要求的艰巨任务。4月16日,环境工程和环保设备工程基础化学团队教师李秀丽、庄绪宁、郭耀广、樊丽开展线上研讨,结合环保设备工程专业对化学基础学科的知识要求确定了工科大学化学的教学内容及其和后续课程的关联性,为该门课程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基础化学团队线上讨论
督导机制护航,保障教学质量
学院强化督导检查机制,优化管理方式,落实学院领导及院系督导在线听课制度,以最大限度覆盖全部教师和课堂,及时反馈听课意见,提高我院教师教学质量。
学院各系召开了学生座谈会,了解疫情防控期间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及意见建议,对学生反映的问题及时予以答复解决或向学校有关部门反馈,并在今后教学工作中有针对性地改善提高。
应用化学专业学生座谈会
环保设备工程专业学生座谈会
环境工程专业专业学生座谈会
师生相约云端,毕设指导“不掉线”
根据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关于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原则意见(2022年修订)》的规定和要求,结合学院实际,学院制定了《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补充要求(试行)》,把好毕设工作质量关。
面对疫情影响下,学校实验室不能正常开放等多方面阻碍,学院教师克服重重困难、迅速调整指导方案,通过微信、腾讯会议等方式主动联系学生,相约云端,开展线上持续指导,及时了解学生工作进度,提出指导意见,稳步、有序推进毕业设计(论文)工作。
5月4日下午,学院在线组织本科生进行毕业论文答辩。环境工程系、环保设备工程系和应用化学系开设7个分会场,共114名应届毕业生参与本次答辩。毕业论文答辩在规范的流程下顺利进行,体现了资环学院师生严谨治学的态度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学院也将持续跟进毕业论文相关后续工作,做好成绩统计、论文存档等工作。
应用化学系线上答辩
环境工程系线上答辩
环保设备工程系线上答辩
有序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学院扩建了认证工作组,制定了资环学院的认证工作计划。环境工程专业做好认证现场专家意见的持续改进工作、将认证工作要求常规化制度化;环保设备工程专业对照认证标准要求积极改进并准备申请书相关材料。将环境工程专业和环保设备工程专业所涉及的工程认证工作进行模块化分解,有利于专业间的沟通和交流,形成学院较为统一的制度文件和工作方式。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推进线上会议
应用化学专业积极准备学士学位授权专业审核评估工作,组织校内外专家召开“授予应用化学学士学位专家评审会”。评审会上,专业的工作受到专家组的一致好评。应用化学专业将根据专家组意见,进一步完善审核评估材料,做好向市教委提交材料的准备。
应用化学申请列为学士学位授予专业评审会
提升专业认同感,多渠道助力就业
为持续提升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及职业归属感,环境工程专业主任郭耀广老师和环保设备工程专业主任樊丽老师分别组织召开了优秀校友经验分享会。优秀校友们从本科专业知识学习、专业技能提升、就业创业、职业规划、专业前景等方面分享自身经历和感悟,并针对同学们的困惑提出有效建议。校友经验分享会搭建了优秀校友与在校生的互动交流平台,发挥了优秀校友的榜样引领和示范作用,进一步提升了同学们的专业认同感和热爱度。
受疫情影响,毕业生就业应聘和实习面临困难,学院积极筹备毕业生专场招聘线上宣讲会,毕业班辅导员按照“一生一档”要求,摸清每一位同学的情况,配合毕业班班主任与毕业设计指导老师,共同推进重点困难学生就业。
全员助力,心系学生成长成才
因疫情的不确定性,大一、大二的学生采用线上教学方式,在全国各地居家开展网上课程学习。第一次经历网上学习的他们,难免有不适应的情况出现。辅导员老师、班主任老师和学业导师心系学生,始终密切关注他们在学习、生活和思想上的动态。辅导员、班主任和学业导师们不定期开展主题班会、网上晚自习、云端茶话会,了解学生学习和生活状态,丰富同学们的集体生活。多种形式的云端活动拉近了师生和同学们之间的距离,大家虽然身处异地,但心灵依然相互陪伴。
受疫情影响,许多高校的研究生考试复试采用线上方式进行。需要参与复试的同学们面临宿舍网络信号不稳定、缺少硬件设备等一系列问题。对此,资环学院根据学生的需求,利用有限资源创造良好视频环境,将会议室、研修室等场地“改头换面”,设置硕士研究生网上复试专用室,为考研学子营造了安静温馨、网络流畅的复试空间,切实解决学生线上复试实际问题,全方位、多措施为考研学子提供保障。
硕士研究生网上复试专用室
在学校根据疫情防控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安排后,为积极传达和响应近期学校相关疫情防控措施和教育动态,更好地了解和帮助解决不在校的低年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解答家长疑虑,促进家校联动,学院于5月1日晚在云端召开“家校同心,‘疫’路同行”线上家长会,就当前学校相关教学任务的工作安排进行了解读,介绍了春季学期、夏季学期以及秋季学期教学安排的调整情况。学院领导、辅导员、班主任以及专业教师代表与学生家长相约云端、互动交流,构筑育人共同体,同心协力为学生的成长成才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