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二工大通识大讲堂“读懂中国”系列讲座:秩序化的宇宙:先秦时期中国的世界认识

发布时间:2025-10-20 供稿:语言与文化传播学院 分享至:

主题:秩序化的宇宙:先秦时期中国的世界认识

时间:2025年10月24日 15:00-16:30

地点:19号楼201会议室

主持人:吴洪斌 博士

主办单位:语言与文化传播学院(通识教育中心)

主讲人:

谢一峰,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古时期的丝绸之路与中西交通,唐宋时期的政治文化、思想、宗教和艺术,中古时期东亚世界的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等。2014年以来,已在《学术月刊》《文史哲》《文史》等重要刊物发表论文和书评50余篇,多篇论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两项。2014年和2019年两度访学于哈佛大学,任哈佛中国艺术媒体实验室合作研究员、岳麓书院历史系主任。

内容简介:

从内圆外方的良渚玉琮到蚌壳拼合的濮阳龙虎,中国古代先民早在新石器时代后期便已逐渐形成了象天法地的观念。《尚书・洪范》“九畴”则从五行、五事、八政、五纪、皇极等维度,界定了古代统治者治理天下的诸种要素,体现出天地秩序与人间秩序的同构与交互。如果说九州、五服之制奠定了先秦时期世界认识的空间框架;《礼记・月令》《吕氏春秋》等文献则是此一时期统治者治国理民的时间框架。宇宙包罗万象,治者兼理万物,先秦时期中国人对于秩序化之宇宙的追索和思考,不仅为后世中国奠定了世界认识的基本框架,也成为了对此秩序之反思、冲击与修正的思想坐标。


打印
上一篇:下一篇: